毕继民作品系列--(一)

时间:2007-12-11浏览:3337设置

艺海弄潮——扁舟
 
    艺术是什么?艺术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其核心是人自身。任何毕生从事绘画的人,莫不以艺术作为追求的目标,绝不甘心跻身于画匠行列。而成为艺术家的道路跌宕起伏,坎坷不平,毕继民就是在这艰难险峻,崎岖征程上的一个长途跋涉者。
    继民从小酷爱绘画,投身其中,义无反顾,漫长的过程中或荆棘满地,或险难重重,或困顿交加,或疑惑丛生,都没有丝毫减弱他对目标和事业的追求与向往,反而更增加执着和信心。生活和创作交织成不同于常人的宝贵阅历,使得他这颗生命之树越发地根深叶茂,长势盈盈,迎来了艺术创作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开花结实,取得丰硕成果的最佳阶段。处在这一当可的继民,人画俱熟,势不可挡。
    人们常说,学习绘画达到一定的程度,拼的是基本功,那么基本功是什么呢?基本功不外乎是前人在创造中的发现和积累,而不是单纯的技法手段。用最快的速度去获取前人总结的经验,巧妙地摆脱继承传统与否的争执与羁绊而纵情游弋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这是继民在学习中既超脱又潇洒的绝顶聪明之显现。如果不陷于一时一事,从长远的角度看,纠弋于传统与现代的口水之争确实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继民无论是从长相,还是处事再到学识和画风,都有儒雅的大将气度,于人于物,于书于画,都能打得开,放得下,从不会点滴在乎,斤斤计较,因而就不去迎合商贾之垂利,世俗之恭媚,也不去参与此起彼伏的潮流之论争,并不刻意的真正做到了使绘画成为自己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只要自己喜欢了,情感需要了,人物就人物,山水就山水,花鸟就花鸟,水墨也可,工细也可,画就是了。他可以十日之内画百幅人物精致小品,也可一月之内出六十幅六尺整张山水巨制,磅礴与典雅,全都出自本性,不矫揉,不造作,不被得失画累,不以名利为争,用事实说话,以画作来证明,你能说这不是一种气度吗?况且因为有了这样的境界,所以他的画就反映出了对绘画整体美的张扬和静谧甜柔的快活以及直抒胸臆的对自然的歌颂。
    人们惯于用传统或现代解义某人作品,亦或用艺术的本源,中西合璧来诠释艺术家的创意,证明其作品的价值,但我认为这些都不适用于继民。对继民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只存在于其作品的直读过程中,不必套用人们已有的观念,更不可把某种固定的强势眼光或说法作为分析继民作品的依据,这种对艺术成果按既成定式解义或诠释的手法对继民的作品而言都意义不大。不切肌肤的美言与廉价的谄媚对艺术家的评判显得那样肤浅,有时甚至是歪曲。我们看到,继民的艺术着眼于对中国画基本格局的理解,从本源和文化的层面上,以情感为依托而发现的形式是自然而贴切的。我们往往从他的画里感受到从心源的喷发,自然流露而上升到浪漫化和理想化的创意,所得到的是自由和轻松,对传统审美的迷恋与把握令人信服和神往,这种状态和境界难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吗?我想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觉得继民的艺术具有理性与知觉、内涵与呈现、传统与现代、精神与象征的多样统一,因而就特别具有诱人的感染力和能动的生命力。
    继民做人颇爽,绝不做作,特别具有北方人的豪气,联系到他的画,同样展示给人的是一种爽劲。千笔万笔,下笔有神,他的画更多的是画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靠他的功夫和实力体现作品的内在价值,或豪放,或细腻,皆潇洒、漂亮,如饮一盅醇酒,像喝一盏甘茶,品到最佳处,浸到肺腑间,恰似春夜好雨,润物无声,有如露滴花蕊,蜜冽悠然。在以“做”为能事的当今画坛,应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我与继民,亦师亦友,几十年的交情,自信对他十分了解,虽然分开日久,但联系是经常不断的,他有了新的收获也总是告知我,让我与他共享,对于他的艺术,我是这样理解的:继民于画,总是充满激情,操笔不辍,所作颇丰,但他从来也没有想到过开创或超越什么,只是体悟和追求一种创造过程,体验其中的愉悦,无所顾及地把自己的感情宣泄在宣纸上,一切都仿佛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完成,既耐心,又诚实。他以自己的勤勉营造着具有独立情感的精神家园,去享受本性流露过程中的无限快乐,同时奉献给大众极富美感的精神财富。但我也以为继民的艺术还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与他所理想的尽善尽美还有相当的距离,这也是一个真正文化意义上的当代中国画家理性把握的必要尺度和进展节奏,在自控的距离中品味生命与艺术的升华。我们说真正的艺术美建立在一种独立人格的精神之上,个性化的人格之美是历代文人所向往的理想彼岸。独立人格的精神追求既然是大家所共同的,那么继民当然亦在其中,我们有理由相信继民在艺术的海洋中是不会懈怠的,虽然他只是那茫茫波涛中的一叶扁舟。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

Copyright © 2002-2017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50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