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道师说”讲堂之二十七:孟宇老师谈“形义相随——篆、隶、草三体关系略说”

时间:2020-04-13浏览:420设置

       2020年4月11日下午,美术学院孟宇老师做客“艺道师说”云端讲座,并做了关于《形义相随—篆、隶、草三体关系略说》的专题讲座。

       孟宇老师从题目开始讲起,他将“义”定义为文字的意义与内涵,以“义”来打破篆、隶、草三者相互独立的关系,为便于同学们理解,孟老师不断引经据典:米芾临沂使君帖与东晋王献之的“如”字,李阳冰、邓石如等大家的“墨”字与“黑”字,秦简、马王堆出土的大篆文书中的“折”字等,这些各具特色的字体写法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在书法创作时,面对历史已存字形,随意选用或是追根溯源应仔细斟酌。

       孟老师以篆书为例发表自己的看法:篆包括大篆和小篆,大众更偏向于小篆,源于小篆比大篆书写时更加省简,字体更加美观,而小篆又以清朝最有名气。他提到,书写时不能只拘泥于清代的篆书,要把眼界放得更长远,因为小篆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很成熟了。同时,引用了徐无闻先生的理论来佐证这一观点。

       随后,孟老师从象形的角度介绍草书中选择字形的两难情况。他讲道,草书中同样可以看到很多象形的因素,这表示草书也具有一定象形性。因此,早期的某些草书仍与篆、隶保持着义理的一致性,实际上,这是字理与书写协调后的一种取舍,并无明确对错之分,依据字理则更合古法而已。

       孟宇老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独特的研究角度,引发了同学们对于书法创作的新思考,同时拉近了网络两端师生间的距离,带领同学们穿越古今,领略书法的无穷魅力。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

Copyright © 2002-2020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656688  电子邮箱:msxy1992@jsnu.edu.cn